有些人不知道,1955年9月我军首次授衔的将军中,有一位外籍人,他是一位双重军籍、双重党籍的“双籍将军”,这个人就是洪水。
洪水(1908—1956)原名武元博,又名鸿秀、阮山、李英嗣等。他出生于越南河内一个地主家庭,早年赴法国留学,与胡志明相识。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,加入了中国国民党,参加过北伐战争。1927年脱离国民党,加入中国共产党,参加了广州起义。起义失败后,与胡志明返回越南。
1929年,他第二次来中国,在广东东江参加红军。曾任东江红军游击队团政委,闽西红12军34师团政委、师政治部主任。期间改名洪水。1933年调到瑞金,任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、工农剧社社长。参加过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作战和长征。1936年底到达陕北保安,被送到红军大学(“红大”)第一科学习,罗瑞卿、谭政、彭雪枫、张爱萍和武亭(朝鲜人)等,同为一科学员。
抗战时期,曾任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社长,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,为中国抗战做出了贡献。
1945年夏,胡志明邀请洪水回国,参加抗法救国斗争。他回到越南,更名阮山。曾任第四战区司令员,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委,战斗在抗法的越北战场上。1948年1月,胡志明颁布授衔的政令,授予阮山为少将军衔。
展开剩余46%1951年,洪水返回中国,被任命为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,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
1956年,洪水身患癌症,治疗期间,多次思念故土,经组织批准回越南。9月27日上午,黄克诚、萧克、孙毅等200多位开国元勋领导,到前门火车站为洪水送行,一一握手惜别。
同年10月21日,洪水将军在河内逝世,终年48岁,越南为他举行了国葬。
图2:身着越南军服的阮山(洪水)
发布于:北京市